莲花山管护中心:科技助力珍稀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野生动物监测保护,离不开科技支撑。近来年,莲花山管护中心深入推进科技赋能,依托智慧林草大数据平台,引入无人机巡航、高清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监测等科技手段,开展物种动态监测,助力莲花山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断夯实资源本底基础,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2025年莲花山管护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监测体系,持续推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依托建立的6个监测样区和12条监测样线,采用“样线监测+红外相机网格监测+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巡航”模式开展全方位监测工作,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和管理效率。在各监测样区人员的共同努力,2025年上半年累计监测到珍稀野生动物2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斑尾榛鸡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鹰、橙翅噪鹛、雀鹰、蓝马鸡、血稚、豹猫、赤狐7种,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狍、猪獾、灰头鸫、松鸦等13种,累计收集到野生动物影像资料313份。通过样线首次监测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雀鹰和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凤头雀莺、黑冠山雀、领岩鹨4种,科研监测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保护区管护中心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严格落实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措施,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不断改善,同时强化科技手段监测运用,拍摄到大量珍稀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影像,表明保护区的科研监测能力逐步提升,使更多野生动物能够得到发现,有利于更好地得到保护,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好科研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证明保护区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旗舰物种斑尾榛鸡的伞护效应明显,使动植物在保护区得到很好的生存发展。
下一步,管护中心将继续夯实保护基础,强化科研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红外相机点位和无人机巡航频次,为当地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科研、监测、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科研管理科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