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基层信息 > 正文

【央视新闻】莲花山管护中心九甸峡保护站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

发布时间:2024-07-30 16:09    阅读次数:

image.png

2024年7月29日,保护站巡护人员整理红外线数据时,发现在海拔2459米的针阔混交林中放置的红外相机,于2024年7月20日8时38分拍摄到类似于鼬科动物的照片1张、视频1段。耳部短而圆,尾毛不蓬松。体形柔软而细长,呈圆筒状。头较为尖细,略呈三角形;腿较短,趾爪粗壮弯曲而尖利。经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现已被中国列入《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是食肉目鼬科陆栖食肉类动物,又名青鼬、密狗、黄猺。体长小而轻,吻尖耳大,四肢短,爪发达,尾圆柱状。体背部橙黄色或黄褐色,在体中部逐渐过渡为黑褐色,胸部橙黄色或黄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或浅黄白色,头部、后肢及尾黑褐色。

黄喉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这种食肉动物的性情凶狠,常单独或数只集群捕猎较大的草食动物。其行动快速敏捷,在跑动中还能进行大距离的跳跃,它还具有很高的爬树本领。常在白天活动,但早晚活动更加频繁,,视觉良好。黄喉貂栖息生境多样,可见于低海拔松林、栎树林,高海拔的针叶林、雪松林等。

下一步,保护站将按照科学的方法加大监测力度,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九甸峡保护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