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自然保护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正文

莲花山管护中心:强化生物灾害防控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4-01-23 10:44    阅读次数:

5.JPG

2023年,莲花山管护中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林长制责任落实为抓手,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方针,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力推进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有效保护了保护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强化责任落实,构建综合防控体系。全面落实外来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责任,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将“四率”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基层保护站并签订《综合工作目标责任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书》,将防控责任落实到人,全面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常态化防控责任体系。利用保护区季度重点工作督查和专项检查,管护中心林检站加大检查和技术指导力度,强化各环节的管理,使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至目前莲花山保护区未发生重大外来和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

强化监测预警,提升监测防控能力。持续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固定监测点13个,设置监测巡查样线13条,引入无人机、视频监控、农林气象监测预警和虫情测报系统、巡护终端等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监测工作可视化、实时化。制定年度监测预报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历,组建监测队伍。对区内危害较大的病虫种类,按发生世代发布短、中期预报及警报,及时做出年度和半年度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全年共上报虫情动态15份,短期预报29份,测报准确率达94.3%。开展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举办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利用“线虫APP”完成3.67万亩松林监测普查任务以及4.1万亩鼠兔害监测调查工作,普查覆盖率达100%,未发现异常枯死松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完成92条调查线路416.5km的现地踏查任务,踏查面积达8432hm2,踏查覆盖率达72.1%,暂未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同时定期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上报周报信息28条,日报信息179条,未发现重大疫源疫病传入。2023年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测报点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评为“2022年度先进国家级中心测报点”。

强化防控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防灾减灾日”“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等为契机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媒体报道、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屏投放科普视频等新媒体方式,采取倡议书、宣传折页、展板、横幅、海报、宣传手册、播放录音、知识问答、进校园和村社讲解等传统方式,多形式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控等重大林草生物灾害防控知识,提高林区群众生物安全意识和防控意识。全年保护区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森防信息16条,开展现场宣传8次,摆放展板16块,悬挂横幅16条,张贴宣传海报60张、发放松材线虫病防控折页2000份,宣传单2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000多人次。

强化检疫执法,筑牢传播阻截防线。建立健全检疫工作责任制,采取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加强林缘木材市场、加工企业监督相结合的手段,对林业植物进行严格监管。通过联合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莲花山分局开展“护松2023”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绿盾2023”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加强外来有害生物追本溯源,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行为。累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19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07人次,开展检疫登记77户,累计检疫造林绿化苗木30余万株,在辖区内未发现违规违法调运现象,切实筑牢传播阻截防线。

强化综合防治,巩固绿色防控成效。大力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织密织牢森林安全网络。年初根据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及监测调查情况,及时制定《防治工作方案》,依托“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立云杉叶锈病、白杨叶甲、中华鼢鼠等防治示范区8处,辐射推广区6处,防控面积5000亩。组织实施中央财政防治项目、森林保险理赔项目,完成保护区白杨叶甲、青杨叶锈病等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面积2600亩,生物制剂、广域烟熏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得到广泛普及,有效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科研管理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