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自然保护 > 森林防火 > 正文

构筑森林防灭火体系 守护莲花山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3-11-07 11:56    阅读次数:


片片绿叶汇成万顷绿洲,星星之火可毁涛涛林海。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及全省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莲花山管护中心多措并举,牢记使命担当,切实构筑森林防灭火体系,守护莲花山这片绿水青山。

构建“联防联治、群防群治”新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进入防火期以来,莲花山管护中心盯紧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责任措施落实,邀请周边兄弟单位、周边乡镇、村社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今冬明春森林防火会议,共商森林防火大计。管护中心与基层保护站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6份、保护站与护林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51份、与兄弟单位、各乡镇签订《森林防火联防联控责任书》11份,通过逐级靠实护林防火责任,真正把防火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并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莲花山管护中心将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坚持传统宣传方式和新媒体并用,广泛依托主流媒体和社会平台普及森林防火常识,抓森林防火法律和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外来人员和林区群众的森林防火法律意识。抓防火知识和文明祭祀的宣传,不断提高林区群众在安全用火、紧急避险、预防和扑救火灾知识储备,提升森林火灾防范意识。抓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引导干部职工和林区群众弘扬社会正气,提倡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抓火灾案例警示教育的宣传,增强全社会森林火灾防范意识,普及全民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及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同时在重点路段、路口放置太阳能森林防火语音宣传杆,将智能语音运用到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中,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宣传语,提醒人们爱林护林、不要携带火源进山。通过宣传活动的进村社、进校园、进寺院进林区,不断提高林区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和防火知识储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支持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使森林防火工作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深入排查防火隐患,补齐应急短板。莲花山管护中心以工作督查为抓手,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听”负责人汇报森林防火及安全生产生活开展情况;“查”各林长深入实地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生产以及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报”各阶段工作总结到位情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找出当前森林防火及安全生产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定部门限期完成整改,补齐短板,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落细。

严格火源管控,筑牢安全防线。野外火源管控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屏障,莲花山管护中心以野外巡护工作为重点,下大力气筑牢“三条安全防线”,即:入山检查防线、重要节点巡护防线、特殊人群监管防线,做到路有人把、山有人看、坟有人守,严防人为用火引发火灾,做到漏洞及时堵塞,隐患及时消除。与辖区智障人员监护人签订《智障人员监护协议书》11份、与辖区村社户主签订《林区坟墓责任书》169份、与放牧人员签订《放牧人员森林防火责任书》24份,构筑起了一道全民参与的森林防火防线。

加强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管护中心及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科室包帮联系保护站责任制和包干责任区,有效推动防火工作任务落实管护中心总林长、副总林长定期、不定期,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保护站亲自参加保护站召开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亲自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切实加强防火预警调度部署,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和归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值班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每天做好防火工作的上传下达和火情信息的共享通报,密切保持与省林草局、属地森防指和乡镇村社及相邻单位的联系,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及时上报、迅速处置,实现火灾打早、打小、打了。

做好“互联网+ ”的应用,提升森林火灾预防信息化手段。莲花山管护中心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视频监控监测系统的日常轮巡+定时巡查、护林员野外巡护+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无人机不定期巡航以及森林防火通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有效弥补了单一监测方式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监控,进一步减轻了基层职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提升火灾预防效率。

做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力度,保障森林防火工作正常开展。按照“一线快速投入、二线快速到位、三线快速增援”的要求,进入防火期前对防火车辆、扑火机具、对讲机、视频监控系统、语音警示杆等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相关设施设备随时处于临战状态。加强扑火队伍应急演练培训,不断提升应对森林火灾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确保能够快速出动,快速应战,做到科学安全扑救,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下一步,莲花山管护中心将充分发挥好“林长制”的抓手作用,构建森林防火工作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决扛起“主防”职责,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信息宣传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