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生态文化 > 正文

莲花山的林业信息化 (作者:张雪霞)

发布时间:2022-01-10 16:56    阅读次数:

莲花山的林业信息化   

                             作者:张雪霞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承了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智慧,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内涵。林业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关系林业工作全管护中心的战略举措和当务之急。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有利于逐步建立起覆盖各级林业部门、功能齐备、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林业信息化体系,促进林业决策科学化、办公规范化、监督透明化、服务便捷化,为建设现代林业奠定扎实基础。莲花山保护区林业信息化工作从2011年以来经过莲花山人十年的不懈努力相继建成了保护区门户网站,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机关无纸化办公和政务信息管理网络化。我作为一名林业信息员亲身经历着莲花山保护管护中心林业信息化不断茁壮发展的全过程。

林业信息化建设之初,为提高全管护中心职工对林业信息化的认知和了解,使这项从无到有的“新工作”有序开展,保护管护中心成立了以管护中心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宣教部门负责全管护中心林业信息化工作,各部门确定业务骨干负责本部门信息的收集和撰写,管护中心将信息报送情况纳入部门年终考核内容,使管护中心林业信息化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建成了林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框架

2008年,我们刚接触互联网,林业信息化只是一个抽象名词的时候,保护管护中心领导与时俱进,超前发展,首先认识到门户网站是林业部门与社会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自然保护区工作成效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更是信息化时代林业宣传的重要阵地。保护区克服经费紧张、无搭建平台的困难,几次前往省林草局、兄弟单位和社会市场进行考察了解和学习,经过认真梳理构思,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门户网站终于建成了,现在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民众可点击浏览保护区网站,网站从党的建设、基层信息、自然保护、科研宣教、专题专栏等不同方面展示了保护区发展和工作成效。为提高保护区网站质量,先后在2011、2012、2017、2020年根据发展需要对网站进行了几次大的改版和扩容,使保护区网站更加美观、简介、形式多样紧跟时代步伐。同时,网站的安全也是保护区加强自我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管护中心及时指定科室及人员专门负责网站维护,在阿里云注册网站域名,在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网站备案,进一步确保了网站安全,对信息的撰写、上报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使保护区网站信息的报送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把关,确保了网站运行的良好环境。

2012年,管护中心建成了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了以管护中心机关为中心,覆盖上东山、沙河滩、唐坊滩、八度四个保护站的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森林资源动态实时监控,极大地减轻了基层一线职工资源管护的工作强度,使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与省林草局接通了视频会议系统,经过莲花山人的共同努力,管护中心林业信息化工作得到了省林草局的肯定,管护中心信息员多次省林草局评选优秀信息员管护中心网站评为优秀网站。林业信息化在管护中心生了

2013年是保护区林业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年,保护区再接再厉继续做好林业信息化各项工作。完成了《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信息化示范单位建设实施方案》,使保护区林业信息化有了发展的风向标。保护区为提高信息质量,将信息采编报送列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根据信息报送数量、采用率进行排名,进一步促进了各部门信息员采编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落实信息报送审核责任,坚持“先审核、后发布”、和“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更加确保了信息发布的准确时效。同年2月,莲花山保护区管护中心被省厅确定为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12月,全省林业信息化能力培训班(第二期)在莲花山保护管护中心成功举办,全省各(市)州林业管护中心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信息员共计26人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省林草局对莲花山管护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全省林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

2014年年初,莲花山管护中心机关搬迁至康乐县城,管护中心及时租用移动光纤,将控制中心搬迁至新机关实现了森林资源监控数据不间断。2月份,在兰州召开的“全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保护区作为林业信息化省级示范单位在会上做了“努力提高林业信息化能力,全面提升保护区管理水平”的典型发言。使我们更加增强了做好、做实林业信息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1月,莲花山管护中心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单位”,2月份,管护中心根据要求及时组织人员编制完成了《莲花山管护中心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省林业厅,并得到批复。保护区根据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建成森林资源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在6个高清激光摄像头的基础上增加了热成像摄像头,增大太阳能光电板和蓄电池储存功率,增加无线宽带传输系统容量。2016年1月,管护中心在唐坊滩保护站进行了无人机巡航演示,首次将无人机技术引入到保护区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预警、林区禁种铲毒等工作中,积极探索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新手段。林业信息化在保护区发了“芽”。

2017年管护中心新建磨沟、九甸峡保护站的视频监控监测系统,实现了以管护中心为中心,六个保护站为分中心的森林资源监控监测系统。使莲花山林区森林防火管理的数字化、科学化,大大减少了费用支出和管理成本,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效监测面积75%以上,全面提升了保护区对森林资源的监控水平。2017年6-8月份,管护中心筹集资金引入“无人机+森林资源巡航监测”新技术,购置无人机2台,培训操作人员3人,均取得了无人机驾驶员云执照,为管护中心开展森林资源“天网”监测提供了保障,弥补森林资源视频监控监测盲区。2018年10月,经省林业和草原局支持实现了管护中心与省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资源视频监控监测设备的对接。林业信息化工作在保护区开了“花”。

2021年初,管护中心为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最后一公里”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购置手机终端70部开发制作莲花山资源巡护系统,将野外巡护、林地管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的内容全部纳入到手持终端,护林员可在现地对发现的野生动植物物影像资料、坐标、海拔信息实时传送到管护中心,也可将在巡护中发现的有害生物危害情况通过手持终端及时向管护中心进行汇报,管护中心可通过“莲花山资源巡护系统”及时了解有害生物发生的林班、小班和具体发生面积,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2021年的禁种铲毒工作如期开展,为全面提升莲花山林区毒品原植物的发现、铲除和控制能力,力争实现九甸峡保护站、磨沟保护站“零种植”、确保“零产量”的工作目标,八度保护站、唐坊滩保护站、上东山保护站、沙河滩保护站巩固“无毒站区”成果。管护中心将无人机巡航、森林资源视频监控轮航、护林员林区踏查有机结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提高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的发现能力和打击力度,全面完成莲花山林区禁种铲毒工作任务,全力打好了禁毒工作攻坚战。2021年9月,莲花山管护中心会议室完成了升级改造。按照信息化多媒体视频会议建设规划,完成莲花山多功能视频会议室系统,通过改造升级,会议室实现了与多个信息平台对接,在大信息量、高数据流以及多路综合信息管控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能够灵活方便地提供一个内容丰富、准确高效的信息图像平台,不但能够对各路信号、网络资源和相关资讯进行实时的监控、分析和智能化管理,从而保证整个系统具有联动性、高效性、完整性。林业信息化在管护中心结了“果”。

今后,在省林草局的正确领导下,莲花山保护区管护中心必将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时的殷切嘱托,始终把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用实际行动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管护中心信息化事业又开启了新的征程,推进林草信息化融合发展成为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将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未来,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