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 坚守林海 (作者:李勇)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林草人,不负韶华,坚守林海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莲花山保护区地处甘肃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鸟类迁徙地,中国濒危雉类研究基地、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花儿”的故乡。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淡薄,滥砍滥发,造成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小,森林失去了调节能力,出现水源枯竭的现象,给当地群众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林业工作者的管护、宣传,莲花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当地老百姓也认识到了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自发的加入到了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来。经过不懈的努力,莲花山保护区不断增绿,野生动物种类持续增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1998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给了莲花山保护区一剂强心针,使森林资源过量消耗问题在整体上得到了控制,动植物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保护。这背后有林业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也有林业科研工作者的一份功勋。
2003年莲花山保护区迎来了新的机遇,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际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保护区开始了新的征程。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也被国家林业局列为51家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之一。并且被确定为首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单位”,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更好的向外界展示莲花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些荣誉是我们林业工作者用周而复始的工作换来的,单调生活的背后换来了今日莲花山保护区的勃勃生机。莲花山保护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她独特的魅力。
莲花山保护局沙河滩保护站副站长许恩义,1999年毕业后,组织分配到莲花山保护区工作,并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许站长在这里一待就是21年,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他常常讲起以前保护站点的生活环境情况,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五十公分厚的积雪淹没膝盖,睡的房间四角都有冰碴子,给养要从山下二十公里的镇上往站上背。就是这样的生活条件,也没有阻挡林业工作者坚持护林巡山,做科学调研的脚步。许站长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育苗和苗圃管理工作,2019年在绿色科技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莲花山地区山杨叶锈病防治技术探讨》、《莲花山地区云杉育苗栽培及造林管理技术推广》论文。这种为了绿水青山,在困难面前不曾退缩的精神,是我们林业人学习的楷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是林业工作者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付出,才有了莲花山保护区今日的辉煌成绩。
不负韶华,坚守林海,是我们林业人的职责与担当。身穿迷彩,巡查山林,是林业工作者的常态。林业人用坚守,守护着这茫茫林海,用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绿色的篇章。林业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而我作为新时代林业工作者,我始终坚信林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提高业务能力,坚守岗位,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为林草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